
家长指南:
为您的孩子寻求心理健康服务
本文内容摘自一场由 Amanda Ferriola 博士、Michael J. Friedman 博士和石荟博士共同主讲的网络研讨会。
当孩子面临情绪或行为上的挑战时,家长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孩子。本指南将帮助您了解心理健康服务的不同层级、常见治疗方式,并解答家长最关心的问题,助您做出明智决策。
理解心理健康服务的不同层级
选择适合您孩子的服务类型取决于他们的具体需要:
门诊治疗(Outpatient Treatment)
-
孩子住在家中,定期接受心理治疗
-
适合症状较轻或中等、有稳定家庭支持的情况
-
着重教授应对技能,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情绪与行为
部分住院计划(Partial Hospitalization Programs, PHP)
-
白天接受高强度治疗,晚上回家
-
适合需要每日结构化支持、需更频繁与治疗师接触的孩子
-
通常包含个别、团体和家庭治疗
强化门诊治疗项目(Intensive Outpatient Programs, IOP)
-
每周多次、结构化的强化治疗
-
适用于常规门诊效果不足,但又不需要PHP程度治疗的情况
-
既提供深入治疗,又能兼顾孩子的家庭与日常生活节奏
紧急服务(Emergency Services)
-
可通过危机热线、流动危机干预团队或急诊室获得即时帮助
-
适用于需迅速干预和稳定的紧急心理健康状况
社区心理健康中心(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ers)
-
提供易于获取的心理服务,如治疗与支持小组
-
通常按家庭收入提供滑动费用标准,更具可负担性
基于科学验证的治疗方法(循证干预)
循证治疗是经过科学验证、对多种心理健康问题有效的治疗方法,例如焦虑、抑郁、强迫症、ADHD等。常见的包括:
-
认知行为治疗(CBT):帮助孩子识别并改变负面思维与行为,适用于焦虑、抑郁、情绪障碍
-
暴露和反应预防(ERP):专门用于治疗强迫症,通过逐步暴露于恐惧情境并避免强迫行为
-
父母管理训练:通过建立一致的日常规则、正向强化与有效的后果来帮助父母应对对立行为
-
辩证行为疗法(DBT):适合情绪波动大的青少年,教授正念、情绪调节、人际技巧等
-
亲子互动治疗(PCIT):专为有行为问题的年幼儿童设计,通过治疗师实时指导父母来改善亲子关系与行为
-
接纳与承诺疗法(ACT):以正念为基础,帮助孩子接受困难情绪,采取符合自身价值的行动
-
创伤聚焦认知行为治疗(TF-CBT):结合创伤干预与CBT,用于曾经历创伤的儿童和青少年
-
全面性行为干预法(CBIT):用于治疗抽动障碍(如妥瑞氏症)的行为疗法
高质量门诊治疗应包括什么?
一个有效的治疗过程通常包含:
-
全面评估:初期评估以明确孩子的需求,设定清晰可衡量的目标
-
心理教育:让父母和孩子了解症状、治疗方法及其背后的原理
-
结构化治疗过程:规律的面谈安排,配合具体练习和家庭任务
-
进展监测:定期评估治疗效果,并适时调整方法
-
结束与维持计划:制定策略维持治疗成果,并规划未来的支持路径
如何找到合适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?
您可以从以下几个渠道开始寻找:
-
保险公司:联系保险公司心理健康部门,获取推荐名单
-
在线目录:使用 Psychology Today、州心理学会、当地心理健康组织等资源
-
社区资源:寻求社区心理健康组织的指导和推荐
如何理解保险报销机制?
理解保险报销机制是至关重要的:
-
网络内医生(In-Network):保险公司签约医生,费用更低、报销流程简便
-
网络外医生(Out-of-Network):需自行垫付费用,部分可能可报销(具体参考此工具:https://www.3ecenter.org/feesandinsurance)
-
单一个案协议(Single Case Agreement):若网络内无合适专家,可申请将网络外医生按网络内标准报销,通常需提供诊断、治疗计划与相关代码的证明材料
家长常见问题答疑
问:孩子拒绝心理治疗,我该怎么办?
儿童在初期拒绝接受心理治疗是非常常见的,这种抗拒可能源于恐惧、误解,或者仅仅是对新事物的焦虑。首先,请与孩子进行一次平静而开放的对话,向他们解释治疗是什么、为什么重要。
就像孩子骨折时,您不会因为他们说“不想去看医生”就真的放弃一样,心理治疗也是如此。当孩子在心理上受苦时,治疗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,而是一种必要的照护。即使孩子感到焦虑、不情愿或缺乏动力,也依然需要像面对其他医疗建议一样坚持治疗。
优先考虑以家长为中心的治疗方式
如果孩子仍然不愿意参与,请不要灰心。有些治疗方法是以父母为主要介入者开始的。比如:
-
SPACE项目(Supportive Parenting for Anxious Childhood Emotions,支持性养育应对儿童焦虑情绪):这是一种循证干预,旨在帮助父母减少孩子的焦虑相关行为,而不需要孩子直接参与治疗。
-
亲子互动治疗(PCIT,Parent-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):适用于有外化行为问题的年幼儿童,治疗师会实时指导父母,通过增强亲子依附关系和改善行为管理来达到治疗目的。
在这两种方法中,“主要接受治疗的人”是家长,而不是孩子。您将学习如何调整家庭互动模式,减少对焦虑行为的强化,并温和地提升孩子的适应期望——无需孩子一开始就“配合”。
与学校合作
有些心理健康问题,例如拒学或行为困扰,并不一定需要每周带孩子去见治疗师。实际上,很多时候最有效的介入来自于改变孩子所处的环境。以拒学为例,治疗师可能更多地与家长和学校人员合作,建立一个结构清晰、可预测且支持性的环境,从而解决孩子逃避的根本原因。
问:之前治疗没有效果,还值得再试吗?
听到“治疗没效果”令人感到沮丧。您曾投入时间,找到了专业人士,也许一开始还燃起了希望——结果却再次陷入僵局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心理治疗无效,只说明那种治疗方式不适合您的孩子。
就像老师一样,治疗师在培训背景、风格和方法上各不相同。找到合适的人选往往需要多尝试几位治疗师。您可以问问自己:这位治疗师是否有处理我孩子问题的经验?他们是否使用了循证治疗方法?是否设定了明确、可衡量的治疗目标?如果没有,那可能只是一次不匹配的尝试。
当您再次寻找治疗师时,请带着前次经验中学到的教训,主动询问:
-
“您会采用哪种方法治疗这个诊断?”
-
“您如何评估治疗进展?”
-
“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效果?”
如果您的孩子正面临困扰,不要等到问题变得严重才再尝试。越早介入,效果越好,所需的治疗时间也往往越短。尝试新的选择是完全可以的——换一个治疗师、换一种方法,或者从家长参与的治疗开始,而非一开始就让孩子直接参与。
问:孩子会一直接受治疗吗?
当家庭第一次开始心理治疗时,最常被问到(而且是非常合理)的问题之一是:“这要持续多久?我们是不是要一直做下去?”
答案是:不会,治疗不应该是永无止境的。
高质量的治疗是以目标为导向的。这意味着治疗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计划:我们希望改善什么?进步会是什么样子?我们如何知道何时可以结束?大多数孩子并不需要长期无期限的治疗。如果治疗师没有设定任何目标,或者无法给出大致的时间框架,您完全可以提出这些问题。
孩子也许会完成一轮治疗,然后在一年后因为生活出现新挑战而回来做几次巩固治疗。这并不代表之前的治疗失败了——而是说明孩子面对新的困难时,有足够的技能和勇气去寻求支持。
治疗师应当能够清晰地告诉您:“我们现在正在处理什么问题、会如何追踪进展、以及我们怎么判断这阶段可以告一段落。” 这种透明度不仅帮助孩子感到有掌控感、不被困住,也有助于家长理解整个过程。
家长还可以主动向治疗师索取一份“诚信估算表”(Good Faith Estimate),这是一份预估治疗费用与服务时长的文件。它可以让家庭对时间与经济上的投入有更清晰的认识,并强化这样一个概念:心理治疗是有结构、有目标的过程,而不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。
问:孩子喜欢治疗师,但没有改善,还要继续吗?
您的孩子喜欢去做心理治疗。他们期待每一次会谈,也很喜欢自己的治疗师。但几个月过去了,您却没看到太多实质性的改变。于是您开始怀疑:“这真的有帮助吗?”
治疗关系很重要——但远远不够。
孩子感到被理解、安全,是心理治疗的基础。但治疗不应仅仅是每周与一个友善的大人聊天,它应该是有目标、有深度、带有挑战的过程,推动孩子向前发展。
是否有可衡量的目标?
治疗应当有一张“路线图”。请问治疗师:“您和我的孩子正在努力达成哪些目标?”“您如何追踪进展?”“我们大约什么时候能看到变化?”
如果治疗师的回答模糊,或者总是说“这需要时间”,这就是一个危险信号。
优秀的治疗师会坦诚面对问题
有伦理的治疗师在发现治疗无效时,会主动提出新的策略、推荐他人,或调整治疗计划。如果他们没有这样做,家长完全可以主动提问。您可以说:“我的孩子很喜欢和您见面,但我有点担心我们没看到变化。我们能一起回顾一下治疗目标吗?”
有效的治疗不应总是轻松愉快
很多循证治疗方法——尤其是用于处理焦虑、强迫症或行为问题的——往往需要孩子面对不适感。它教会孩子面对困难、冒险尝试、练习新行为。如果治疗过程始终轻松有趣,可能并不真正有效。
作为家长,您有权期待的不只是良好的关系建立,您可以——也应该——期待真正的进步。